热点:
    编辑

    笔记本思维 小议台式电脑的移动未来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收藏文章 分页阅读 暂无评论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1台式电脑这十年

        2004年有很多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记忆,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110栏冠军;第一届《超级女声》开播;上海F1赛车场落成。。。,不过在编辑来看,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则是互联网时代的开启。

        尽管在1995年—2001年被称之为全球互联网的泡沫时期,但对于国内环境来说,没有人知晓真正的互联网时代什么时候到来,有的只是猜测、憧憬。但我们却在一场灾难过后找到了答案。

        2003年爆发了旷世未有的SARS,这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堪称是一场灾难,在这一年人与人变得生疏,为了保险起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躲在屏幕后,就连购物也开始在网络上找寻方法,如今风生水起的京东商城正式在当时抓住了市场机会,才一步步做强做大。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梳理电子商务的发展轨迹,而是要说明一点,2004年是中国互联网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之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元年,这也正印证了那句话:否极泰来!

    笔记本思维 小议台式电脑的移动未来

        十年前,还没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能够接入网络的产品只有传统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而后者高昂的价格以及移动的特质,在当时仅仅是高端商务人士的必备品,以至于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能够触碰到的只有台式电脑。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人们对于PC的选购热情就如同当年的录像机、彩色电视机一样,那是台式电脑最辉煌的几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台式电脑市场销售量达到1157.7万,比2003年增长6.9%。 2004年中国台式电脑市场销售额达到624.2亿元,比2003年增长3.4%。

        瞬间膨胀的市场让PC厂商嗅到了金钱的味道,纷纷放下手中对于未来的规划,开足马力加大产能,这显然为之后台式电脑的崩盘埋下了伏笔。整个IT产业都在跟随者互联网进程大跨步的向前走,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技术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终端形式。经过了近三年的辉煌时期,2007年一款完全抛弃了物理键盘,采用触控屏的产品腾空出世,为互联网移植到移动平台设定了几乎完美的模板,这款产品就是智能手机的鼻祖iPhone。

        我们无意吹捧苹果和iPhone,只是它的出现对于传统台式电脑产生了太过强烈的冲击,因为人们发现了进入互联网的另一种终端形式,最为悲惨的是紧接着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依靠着资金流生存的PC产业来说可谓进入了寒冬,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未来显然才是他们所关注的焦点,金融危机引发的资本市场投资不顺畅让台式电脑进入了20年来的第二次行业低谷。

        2009年,当金融危机的乌云渐渐散开,传统台式PC准备再次大干一场,但没有突破传统技术瓶颈的台式电脑被移动娱乐的创新完全掩盖,从此以后,笔记本电脑成为了PC市场的主角,不过台式电脑一直等待着机会东山再起。

    2PC厂商重估Mac Mini

        2005年,苹果还没有影响世界的iPhone、Macbook Air和iPad,国人对于这家公司的了解并不多,除了极少数人手中的iPod播放器,你很难在你身边找到苹果的产品。

        在这一年的年初,苹果在Macworld上发布了低价、小巧且易用的Mac Mini,吸引了很多用户,这款产品在iPod之后,成为了苹果公司又一款能被称之为革命性的产品。但鉴于苹果当时在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除了一些专业的科技网站外,很少能够读到有关Mac Mini的信息。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Mac Mini实际上就是一款小型化的PC主机,你可以在任何地点组成PC终端,只要具备显示器、鼠标和键盘这样的设备。虽然也被贴上了革命性的标签,但Mac Mini为什么没有达到其后辈iPhone和iPad那样的成绩呢?

    笔记本思维 小议台式电脑的移动未来
    iPhone、iPad和Air都颇具革命性(图片来源:totallycoolpix)

        如果用简短意赅的词语来解释,那就是体验,iPhone淘汰了物理键盘,iPad则调补了智能手机和传统笔记本之间的空白,但Mac Mini除了能让你的办公桌变得简洁,提升你在外人眼中的生活品味,与传统台式电脑还是有很多重叠的地方,而且你还要为其单独配备鼠标、键盘和显示设备,这让很多人都转化到了DIY市场。

        再加上移动PC在那几年飞速成长,很多人觉得Mac Mini生不逢时,但苹果并没有被这些负面情绪左右,依然坚持着每年对Mac Mini进行更新的传统,因为在乔布斯看来,苹果是一家处在科技和人文岔路口的公司,它不完全被市场所主导。

    笔记本思维 小议台式电脑的移动未来
    PC厂商开始出估Mac Mini的价值(图片来源:aeonity)

        任何产品的发展都是从波峰到波谷的循环往复,而这其中的催化剂显然是创新,经历了若干年辉煌期的笔记本电脑,在创新愈发贫瘠、产品供大于求以及持续推出混乱概念的今天已然辉煌不再,在多年前你很难想象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利润只有百元左右。

        在产业如此动荡的情况下,PC厂商必须要再去和苹果取经,iPhone、iPad、Macbook Air已经被复制得剩余价值所剩不多的情况下,它们以移动化的思维对Mac Mini开始重新估值。

        高房价引发住宅面积的缩水让人们愈发钟情于小巧、精致的产品,虽然笔记本电脑早已开启普及模式,但对于企业应用和家庭应用来说,机箱+显示器+外设的配置依然是主流,因此在过去这一年的市场中我们看到了NUC、Raspberry Pi这些超小型PC,实际上它们都是厂商重估Mac Mini价值后推向市场的产品。

        对iPhone、iPad、Macbook Air简单临摹的产品并没有能够取得成功的,因此这在Mac Mini身上自然也一样。

    3从35到1的商业机会

        人们总是钟情于那些能给他们带来全新生活体验的产品,iPod的成功是其帮助人们告别了磁带、CD唱片这些需要重复投资的产品,Macbook Air的成功是让笔记本电脑可以真正的放入到你的背包里,iPhone的成功则是其让手机告别了物理键盘。

        在技术已经不再封闭的今天,对于商家来说很难再通过一款产品重塑辉煌,很多人可能会提到小米,但如果剖析这家公司,三年市值达到100亿美元的成功也不仅仅通过产品实现的,更多的还是其营造了全新生态体系。

        必须要将一款产品打造的具有产业属性才可能离成功更近,在此基础上你还要颠覆大众传统的使用习惯。近两年厂商只关注热门产品市场,完全忽略了被称之为冷门的产品线,但冷门就一定是低关注、低利润吗?显然不是,看看如今Mac Pro有多火,它涉足的可是已经愈发边缘化的品牌台式机市场。

    笔记本思维 小议台式电脑的移动未来
    Mac Pro涉足边缘化的台式电脑市场(图片来源:macdailynews)

        冷门和热门实际上仅仅是一墙之隔,Mac Pro用前所未有的外形征服了市场,没有人会怀疑其会成为苹果的下一个赚钱机器,但Mac Pro显然还是个个例,因此要撬动沉寂已久的台式机市场似乎还免为其难。

        这就需要一种产业的定调来改变应用模式,让传统台式机箱拥有移动的特质,其带来的不仅仅是从35到1的数字激变,而是全新的商业机会。

        传统台式机箱的容量普遍在35L左右,体积庞大,如果台式机箱的体积能够达到1L,挑战了笔记本电脑的移动性,带来了全新的生活和体验模式,自然也带来了商业机会。

    联想M4500Q
    只有纸质笔记本大小的ThinkCentre M4500q

        不久前发布的联想M4500q或许能让整个行业重新思考找准方向,其仅有1L的体积如同日记本搬大小,比如今最小的笔记本电脑都要便携,随意放入你的公文包、双肩包以及死飞包,你需要做的就是为其配置显示器、鼠标和键盘。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因为你在带着台式机箱奔波于上下班的路上,比笔记本更轻,性能更强,你很难不说超小型PC是一门好生意。尤其对于商务人士来说,让你的机箱与你同行显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信息安全性。

        在编辑来看超小型PC的机会就在于移动性后的可发散,你可以有数百种在外设方面的搭配选择,将个性进行到底,这显然是愈发同质化的笔记本所不可比拟的。而且整体的性能也更加强悍,如今唯一的问题就是整个市场刚刚兴起,缺乏竞争,以至于价格上还并不是那么亲民。

        当然,超小型PC并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产业课题,因为笔记本依然有充分的生存空间,它只不过给了人们更多选择而已。

    文章小结:

        超小型PC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9年前苹果就拿出了Mac Mini,但直到9年后的今天,规模性的小火苗才第一次燃起,在过去这一年讨论的非常激烈的树莓派实际上就是超小型PC的变体产品而已。如果你用1L来界定台式机箱,那么它能给你无限的商业可能,在编辑看来,2014年或许将是盒子电脑的天下。

    推广微信微博微视 请加这句话
    扫一扫

    PC行业面临的种种困境已经是世人皆知的事情,特别是传统的台式电脑,更是在消费市场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转型需求。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