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近期发布的博客文章中,一位微软资深工程师对Windows系统中一个常见但容易引发疑问的现象进行了解释:用户有时会在“设置”菜单的“系统”“关于”页面中看到两个略微不同的处理器频率值。
文章指出,这两个频率值实际上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信息来源。第一个频率值来源于CPU的处理器品牌字符串,该字符串由CPU内部的CPUID功能代码0x80000002至0x80000004提供,通常显示为类似“Intel(R) Core(TM) i7-4790 CPU @ 3.60GHz”的格式。其中标注的频率是一个静态数值,由处理器厂商预设,代表的是该处理器的基准频率或加速频率,不会随系统运行状态变化。
而页面中显示的第二个频率值,例如3.71GHz,则是操作系统根据当前处理器运行状态估算得出的一个动态值。文章强调,Windows并不会实时监测CPU的实际运行频率,而是通过系统反馈的数据进行估算,因此这一数值只能反映大致的运行情况。
工程师还提到,当系统所显示的频率高于处理器标称的基准频率时,通常意味着该设备可能已经进行了超频。例如文中举例的3.71GHz比原厂标定的3.60GHz高出约3%,就可能是系统在超频状态下运行的结果。这也解释了为何某些硬件在任务管理器或其他系统工具中所显示的规格与出厂设定不一致的原因。